一、适宜种植的区域
高丹草喜温,适应性强,抗旱、耐高温,不抗寒、怕霜冻。我国温带至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8-10℃,最适发芽温度20-30℃。最适宜在年降雨量500~800mm的温暖地区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沙壤土、微碱性粘土和轻度盐碱地均可良好生长。在降水量适中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
二、栽培管理措施
1、高丹草品种特性
光周期敏感型品种,营养生长期长,产量高
具褐色叶中脉特性,纤维素含量降低,消化率提高
茎细叶多,茎秆含糖量高,适口性好
再生性非常好,可多次刈割利用
2、整地
高丹草根系发达,生长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因此播前应将土壤深耕,施足有机肥。
3、播种期
当表土10cm处温度达12-16℃时即可开始播种,高丹草以春播为主。对于光周期敏感型品种最好选择日照长度大于12小时的季节播种,以获得更长的营养生长期,最适合的土温是16℃或更高。
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行距40-50cm,播深1.5-3cm。播种量1.5-3kg/亩,试验证明,在小于3.6kg/亩的播种量下,适当加大播量有利于提高产量,但高于3.6kg/亩的播种量对产量增加无益,反而增加种植成本,浪费种子。
4、田间管理
播种时最好带有种肥,种肥可使用符合肥或二铵,用量3-5kg/亩。在高丹草的分蘖期、拔节期以及每次刈割后,应及时灌水并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可追施尿素8-0kg/亩。
5、收获利用
高丹草耐刈割能力强,适宜的刈割期是抽穗至初花期,即播种后6-8周以后,植株高度达到1-1.5m,此时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可开始第一次刈割。再次刈割的时间以3-5周后为宜,间隔过短会引起产量降低。
三、风险提示
1、选购品种时,应向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了解品种的适宜区域、特征、特性,根据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并参考种植说明。
2、在适宜种植区域内耕地条件下种植时参考该种植说明,如在非耕地条件下种植,种植者需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养分条件、土壤水分、盐碱含量等因素并配套最适种植方案。
3、温度和湿度显著影响种子生活力,购买的种子应及时播种,未使用的种子应妥善保管。种子应在避光、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50%为宜,避免高温(>30℃)和高湿(相对湿度>60%或种子含水量>15%)的贮藏条件,贮存期不宜超过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