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根瘤菌使用方法
时间:2024-10-21 09:06:25 点击:0次
根瘤菌是一类重要的有益微生物,能够通过与豆科植物建立共生固氮关系固定大气中游离态氮,为陆地生态系统固定60%以上的氮,为农业用地贡献30%-50%的氮素。
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能够通过选择具有共生特征的根瘤菌来产生固氮作用。应用苜蓿根瘤菌剂不但能够提升豆科牧草的固氮功能、大大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减缓由于氮肥过度使用造成的土壤伤害,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中,接种苜蓿根瘤菌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30%-50%,许多发达国家占比达到80%以上。如在美国有80%的紫花苜蓿在种植之前进行根瘤菌剂施用,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技术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几乎所有的苜蓿在播种之前都要进行根瘤菌剂施用。
目前,我国苜蓿生产中根瘤菌接种比例很低。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认为苜蓿结瘤固氮是天然的。其实,苜蓿要实现结瘤固氮必须是土壤(或种子表面)中要有与之匹配的根瘤菌(根瘤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若没有根瘤菌存在,则不能发挥固氮作用。因此,科学使用苜蓿根瘤菌对推动苜蓿草产业发展,改良土壤及提升地力具有重要意义。
图苜蓿根瘤生长情况调查 (A:苜蓿根瘤采样,B:苜蓿根瘤 )
一、适用接种根瘤菌的土地
▪ 首次种植苜蓿的土地。
▪ 连作造成严重退化需轮作苜蓿改良的土地。
▪ 苜蓿种植两年以上仍不结瘤或结瘤稀少(有效瘤率<30%)的土地。
二、使用方法与步骤
按照每亩地200克-300克的量,将固体根瘤菌剂与苜蓿种子充分混匀,必要时可以将苜蓿种子喷湿后,即拌即播,拌种后的种子当天用完,该方法适用于条播、撒播或大面积机播。按照每亩地100毫升-150毫升的量,将液体根瘤菌与苜蓿种子充分混匀后,阴干至种子相互之间不粘连为宜,拌种后的种子当天用完,该方法适用于条播、撒播或大面积机播。将苜蓿根瘤菌和肥料、保水剂等不影响根瘤菌活性的材料用粘合剂进行混合后形成包衣的种子。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播种时未接种根瘤菌或苜蓿地种植两年以上仍不结瘤或结瘤稀少(有效结瘤率<30%)的情况下,按照每亩地500毫升~1000毫升菌剂量结合灌溉施入苜蓿田。选择盛花期健壮、无病虫害且根部带有粉色或褐色根瘤的苜蓿根,按每亩地500克-1000克,洗净、捣(粉)碎,与苜蓿种子充分混匀后播种。适用于无法获得商品苜蓿根瘤菌剂,自行接种时可用该方法。选取健康、富含根瘤的苜蓿大田0厘米-10厘米表层土壤,按种子和土壤1:5-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后使用,适合小面积播种。适用于无法获得商品苜蓿根瘤菌剂,自行接种时可用该方法。建议:在根瘤菌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商品化根瘤菌剂,因其是通过严格筛选获得的高效、稳定且针对性强的根瘤菌株研制而成的。如无法购买到商品化根瘤菌剂时,则使用方法4和5。5、商品根瘤菌剂贮藏时间不宜过长(建议6个月之内施用),避免污染。6、商品根瘤菌剂在启封后最好一次性用完或密封保存。7、包衣种子使用前应注意运输、贮存条件和保质期或检验根瘤菌活性。8、盐碱等贫瘠土壤区域,根瘤菌剂与有机肥配施效果更佳。